AI除了提高生產力,還能帶來情緒價值


開工第一週,一切順利嗎?

週一的開工日,公司準備開工拜拜,熟悉的流程,我以為今年也會和往年一樣。

結果,一代老闆突然對我說:「今年開始,就換你站中間,向神明祈求公司開工順利。」

一時間,我愣住了

過去,我都是站在旁邊,看著他站在最前方,如今,這個位置輪到我來站了。

這或許是他以自己的方式,告訴我一個訊息:「該接棒了。」

這是一種認可,也是一份更重的責任。

在這個快速變動的時代,接班不只是接下經營的權責,還要面對數位轉型、新工具應用,甚至是組織文化的調整。而 AI,已經不只是工具,更是一種新的思維方式,甚至帶來「情緒價值」。

這週的電子報,想跟你聊聊:

  1. AI 不只是生產力工具,更能帶來情緒價值
  2. 七天 200 萬流量、1000 追蹤者的「網感」思維
  3. 我今年購買的 AI 課程分享

一、AI不只是生產力,更能帶來情緒價值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告訴我們,當生理與安全需求被滿足後,人們會開始追求自我實現。

這時代,「了解自己」和「身心靈探索」成為熱門話題,我認為未來二十年內只會更加蓬勃發展。

這正是 AI 除了提升生產力外,還能發揮更深層情緒價值的關鍵。

除了讓 AI 成為工作助理,其實在自我探索與理解上,它也能帶來驚喜。

近期,我嘗試了一個實驗——

「根據你認識的我系列」,讓 AI 來回應:「你認識的我是什麼樣的人?」

這個簡單的對話,不只讓很多人覺得有趣,甚至有人說:「這比很多性格測驗還準。」

如果你還沒試過,不妨試試看!

👉 我的分享:Threads 連結

另外,針對電子報讀者,我特別整理了一份從Kim教練分享的「人生使用說明書」範本作為框架與AI對話內容,幫助你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優勢與挑戰,你會得到像我這樣的一份使用說明書表格:

1. 我的優勢

  • 你擁有哪些核心優勢?

2. 優勢的反面

  • 你的優勢可能在哪些情況下成為挑戰?
  • 當你的優勢被過度發揮或失衡時,可能帶來哪些影響?

3. 如何應對

  • 面對這些挑戰,你可以如何調整?
  • 需要哪些行動來平衡優勢的發揮?

4. 支持系統

  • 你需要哪些支持或資源來發揮優勢?
  • 你的支持系統中有哪些重要角色或資源?

5. 長期保持優勢的自己

  • 給自己的充電方式是什麼?
  • 我最高效的工作方式是什麼?
  • 什麼環境能讓我長期保持優勢?
  • 什麼樣的狀況能讓我充滿靈感?
  • 什麼樣的人適合跟我工作?

將這個框架貼給他,下達指令:

「請你根據上面的結構,以及對我的了解,列出屬於我的使用說明書」

他會條列出來,接著再下達以下指令:

「請你根據你上面條列的内容做成『__的人生使用說明書』表格呈現。」

就能得到你的使用說明書範本了。

透過 AI幫你回答的問題,能讓你對自己有更深的洞察與覺察

如果你試過,也歡迎和我分享你的感想!


二、七天 200 萬流量、1000 追蹤者的「網感」思維

社群寫作的演算法會變,但「好內容」永遠能帶來推播。

這次的案例,就是 「AI + 情緒價值」的爆發

前幾天,我分享了上面這張流量截圖在動態。

一位 SEO 寫作高手回我:「恭喜。」

我說:「運氣好。」

他回:「哥謙虛了,這是網感。」

什麼是網感?

當我發現第一篇貼文有不錯的回應和觸及,就快速反應並延伸成為一系列的文章。

從第一篇的好表現,到第三篇爆 63 萬流量,後續每則都破萬。

這就是抓準「流量成長點」,順勢放大的關鍵。

為什麼這系列會爆?

  1. 話題的延續性
    • 第一篇是試探,第二篇加強,第三篇引爆流量。
  2. AI 與自我探索的結合
    • 大家對「AI 幫你分析自己」這件事感到新鮮,激發討論。
  3. 留言區的互動策略
    • 我不只是發文,還主動在留言區示範 AI 回應,帶動讀者跟進討論。
  4. 固定發布時間
    • 晚上 10:30,是許多人獨處、滑手機的時間,這時候發文,效果明顯較好。

如果你也在經營社群,或許可以試試這個方法:

當某篇內容有不錯的回饋時,不要停,馬上延續、深化、擴展它。

有些人已經開始這樣操作,效果也相當不錯。


三、今年購買的 AI 課程分享

年初時,我設定了學習 AI 的目標。

現在,一個月過去,我已購買兩個值得投資的 AI 課程,也與你分享。

我認為與其自己摸索,不如花點學費,讓學習更快、更有方向。

如果你也有興趣,我沒有業配但整理了我知道的推薦折扣碼跟你分享:

1. 李慕約的 AI 訂閱制

如果你 2025 年也想要嘗試接觸 AI,我想慕約的訂閱制提供直接使用的案例及模板可以參考。

我當時詢問朋友,他認為我們這種中小企業實戰派,相對適合這個方案,且提供實用性的模板可應用。

課程資訊:

  • 課程時間: 2025/3/27 開始,一年有效期
  • 優惠資訊:
    • 輸入折扣碼「GOLDFISH」,可折抵 240 元
    • 2/28 前報名有效
    • 目前價格 3,900 元,2/2 前報名可享優惠

👉 課程連結點這裡

2. 福哥的《AI 知識煉金術》

當初看到沒啥猶豫就報名,對我來說這幾位講師都是實戰派,兩個小時的講座時間,我認為會直接給我帶來應用上面的啟發,很多時候工具在那邊,但不知道怎麼用反而是最痛苦的。

優惠資訊:

  • 折扣碼「fu199」,可折抵 199 元
  • 單場或合購皆適用

👉 課程連結點這裡

這週的電子報就到這裡,也很感謝上週願意撥空填寫我的電子報的朋友。

如果你有任何回饋,或是對這次的 AI 內容有不同的想法,歡迎回信和我聊聊。

下週電子報主題:AI 在生產力上的應用,我會跟你分享我目前運用AI在生產力上的工作方式。

敬請期待!

安宏的二代學筆記

直到完整接班經營前的學習成長紀錄分享

Read more from 安宏的二代學筆記

這週真是商場上的過山車。 原本打算連假好好休息時,卻收到川普一聲令下,全球關稅調漲,台灣關稅調高到32%。 你知道嗎?前一天,我才回簽一份來自美國的組裝機訂單,加上模具,一共接近300萬的投資案。 他們是我下半年最重要的客戶之一,預計每個月出貨一整櫃。 這一下,直接蒸發超過500萬的預期營收。 你會怎麼辦? 我第一反應其實不是慌,而是…鬆了一口氣。 為什麼?因為我也正在煩惱,這條產線如果真的擴增,我得一次調整動線、人員編制、設備投資,風險其實也很高。 所以,這次政策反而讓我有理由踩剎車、重整腳步。 但也是盡快跟協力廠道歉及暫緩合約。 現在可以回到原本就想推的計畫: ✔ 醫療產線認證 ✔ 公司數據化管理 短期少了營收,長期可能讓公司走得更穩、更遠。 面對危機,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這週有朋友問我: 「這情況下台灣中小企業是不是只能申請補助、轉非美市場?」 剛好,我前一週才收到一堂課的通知—邱強老師的《零錯誤思維 2.0》 他不是教你不要出錯,而是教你怎麼看見錯誤前的「預兆」,並提早反應。 像我們這樣的中小企業,一個錯誤真的可能決定生死。...

上週末,創業家朋友來家裡聚會。每次這樣的聚會,總讓我收穫滿滿,而這次最深的體悟是—「創業家從不停止奔跑」。 完成一個階段,我們便開始思考下一個增長曲線,接著是再下一個。 彷彿停下來就會被世界淘汰,被競爭者超越。 每天不斷驗證賽道、創造價值、持續交付,因為我們的本質,就是解決客戶真正需要的問題。 但挑戰從未停止,市場變化、競爭者加速、AI 崛起……如果我們停下來,會不會被超越?會不會被淘汰? 我分享了阿金創業課的心得,我們也一致認同,「心力」才是創業家最重要的核心競爭力。 心力 = 扛得住 + 能行動 + 會適應 扛得住 = 心理韌性 心理韌性,決定了一個創業者能在壓力下撐多久。 就像材料受力至破壞前,所能吸收的能量越大,代表它的韌性越強。 能行動 = 執行力 + 決策穩定 執行力決定你能不能推動事情,決策穩定性則決定你能不能走對方向。 市場瞬息萬變,只有果斷行動,才能不被時代拋下。 會適應 = 成長思維 + 復盤能力 每一次挑戰都是一次學習,重點不是避免錯誤,而是能不能總結經驗,在下一次做得更好。 持續復盤、優化,就是讓自己不斷進化的關鍵。...

當一天的創業家,當一輩子的企業家。 阿金的創業大課提到: 「未來,越來越少人會只是「員工」,而越來越多人會成為「創辦人」。」 不論你是否創業,只要你用創業家的思維做事,你都將持續成長。 創業,本質上就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與結果。 而我也持續思考我要如何將傳產公司的營運模式改為人人創業家的分潤模式。 這週的電子報,我想跟你分享這堂創業大課對我的三大收穫,幫助你用創業家的思維突破現狀 : 一、品牌:先有爆品,才能傳遞品牌價值 品牌,不是你說了算,而是用戶在乎什麼。 我買的不是一個包,是「高級生活」 我買的不是一雙鞋,是「成為偉大的運動員」 我買的不是一杯咖啡,是「松弛感」 我買的不是一條瑜伽褲,是「精緻」 品牌 = 名稱 + 賽道 + 品類 + 爆款 人們談論一個品牌時,第一時間會先說:「這是XXX的爆款產品」,然後才提到品牌名。 介紹我們不是說「塑膠模具、塑膠射出」找緯凱, 是要做 精密模、圓形功能件產品(筆、噴頭、護唇膏)找緯凱。 思考一下當客戶推薦你的時候,他講的是否是特定「爆品」或「賽道」 「品牌稱王好,品類稱王好上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