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 AI 的應用與研究


這週跟大家分享我目前使用的AI應用方式,如果你有啟發,記得馬上使用起來。

我對於 AI 的應用與研究

目前在工作中,我最常使用的 AI 工具還是 ChatGPT,以下是我實際應用優化工作流程的內容:

  1. 寫作網址應用流
    • 丟題目 → AI 產出網站縮網址 → AI 產圖放縮圖
    • 省時: 每篇節省 10-15 分鐘,不用再手動找圖、翻譯網址。
  2. 寫作優化指南
    • 先丟大綱給 AI → AI 產出內文 → 優化 → 加入故事
    • 省時: 每篇節省 30 分鐘,文章產出更順暢。
  3. 業務回信處理
    • 將所有客戶回信丟給 AI,告訴他主要回覆主題,自動產出。
    • 省時: 每天節省 30 分鐘,不用再逐封信件檢查。
  4. 公司社群貼文
    • B2B 公司的社群文案,如節慶、聚餐內容,現在直接交給 AI 產出。
    • 省時: 每篇 20-30 分鐘,文案直接上架。
  5. 會議紀錄整理
    • 會議錄音或雜亂的紀錄丟給 AI 潤飾,快速生成重點摘要。
    • 省時: 每次 20 分鐘,不用再自己逐字整理。
  6. Excel / 程式工具撰寫
    • 截圖或描述需求給 AI,讓它指導我操作。
    • 省時:2 小時起跳,AI 直接變成我的「隨身老師」。

我目前的 AI寫程式工具選擇

在網頁小工具方面,我主要使用 Websim 來優化過去 Excel的表單線上化與小工具開發,在手機上也能隨時操作。

🔗 Websim AI

目前,我已經透過 AI 製作出公司業務估價、產能計算工具,以及社群文案小工具,這讓我省下大量計算與手動輸入的時間。

AI 時代的來臨,其實是在訓練我們成為更好的領導者——因為清楚溝通需求,才能讓 AI 精準執行,只要能夠清楚描述需求,AI 幾乎都能幫你產出結果。

我去年底寫了一個「2025 台灣工作日計算」的小程式,原本只是為了計算交期,想說 槓桿效益,一魚多吃,就順手放在個人網站上。

結果這個月收到 Google 搜尋報告變成 熱門首頁流量來源!

這就是AI時代的魅力,能夠讓不會程式語言的人做出小工具,近而變成無形資產,開始幫你帶來流量與價值。


下一步:探索 Cursor AI 程式助手

最近有讀者推薦 Cursor AI 這款 AI程式軟體,這會是我接下來想研究的工具。

這週寫AI的文章,讓AI插件Zeabur創辦人Yuanlin分享,我覺得他提到怎麼判斷是否使用AI很關鍵的因素:

1.開始留意每天都在做的工作。

2.這個工作流程非常固定。

3.做這個工作的頻率很高。

我順著話回:過去請系統商導入一些報表或者流程管理,都需要數百萬,現在有了AI,或許能自己開發一款 適合我們產業的客戶管理與生產管理系統,並成功上架 APP。

Yuanlin回重點整理如下:

報表系統,過去動輒百萬核心原因其實是資訊落差

  • 懂報表的人不懂系統
  • 懂系統的人不懂報表

這導致大量的溝通成本,雙方來回對需求,才能做出符合需求的產品。

但其實,當需求確認後,開發技術本身並不難,主要是工時與人力成本高。

現在的 AI,已經解決了這兩個問題

  • 懂報表的人不用懂系統,AI 直接開發
  • 一個 AI 頂得上幾十個工程師

問題轉移到:你是否知道該讓 AI 寫什麼?

這個時代最需要的兩種能力

1.發現需求

2.根據需求設計解決方案

這些才是 AI 無法取代,且未來真正有價值的能力。

盡早開始接觸跟使用AI,加上自己在產業經驗的需求,就能開發出我們專屬的解決方案系統了。

🔗 Threads 文章


給你的 AI 進階建議

如果你還沒開始深度應用 AI,不妨跟我一樣,把各種 AI 工具玩到「免費上限」,試試看它們能怎麼幫你優化日常工作!

推薦你關注的 AI 相關專家:

這就是本週的電子報,期待你的回饋!如果有其他好用的 AI 工具,也歡迎分享給我!

安宏的二代學筆記

直到完整接班經營前的學習成長紀錄分享

Read more from 安宏的二代學筆記

這週真是商場上的過山車。 原本打算連假好好休息時,卻收到川普一聲令下,全球關稅調漲,台灣關稅調高到32%。 你知道嗎?前一天,我才回簽一份來自美國的組裝機訂單,加上模具,一共接近300萬的投資案。 他們是我下半年最重要的客戶之一,預計每個月出貨一整櫃。 這一下,直接蒸發超過500萬的預期營收。 你會怎麼辦? 我第一反應其實不是慌,而是…鬆了一口氣。 為什麼?因為我也正在煩惱,這條產線如果真的擴增,我得一次調整動線、人員編制、設備投資,風險其實也很高。 所以,這次政策反而讓我有理由踩剎車、重整腳步。 但也是盡快跟協力廠道歉及暫緩合約。 現在可以回到原本就想推的計畫: ✔ 醫療產線認證 ✔ 公司數據化管理 短期少了營收,長期可能讓公司走得更穩、更遠。 面對危機,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這週有朋友問我: 「這情況下台灣中小企業是不是只能申請補助、轉非美市場?」 剛好,我前一週才收到一堂課的通知—邱強老師的《零錯誤思維 2.0》 他不是教你不要出錯,而是教你怎麼看見錯誤前的「預兆」,並提早反應。 像我們這樣的中小企業,一個錯誤真的可能決定生死。...

上週末,創業家朋友來家裡聚會。每次這樣的聚會,總讓我收穫滿滿,而這次最深的體悟是—「創業家從不停止奔跑」。 完成一個階段,我們便開始思考下一個增長曲線,接著是再下一個。 彷彿停下來就會被世界淘汰,被競爭者超越。 每天不斷驗證賽道、創造價值、持續交付,因為我們的本質,就是解決客戶真正需要的問題。 但挑戰從未停止,市場變化、競爭者加速、AI 崛起……如果我們停下來,會不會被超越?會不會被淘汰? 我分享了阿金創業課的心得,我們也一致認同,「心力」才是創業家最重要的核心競爭力。 心力 = 扛得住 + 能行動 + 會適應 扛得住 = 心理韌性 心理韌性,決定了一個創業者能在壓力下撐多久。 就像材料受力至破壞前,所能吸收的能量越大,代表它的韌性越強。 能行動 = 執行力 + 決策穩定 執行力決定你能不能推動事情,決策穩定性則決定你能不能走對方向。 市場瞬息萬變,只有果斷行動,才能不被時代拋下。 會適應 = 成長思維 + 復盤能力 每一次挑戰都是一次學習,重點不是避免錯誤,而是能不能總結經驗,在下一次做得更好。 持續復盤、優化,就是讓自己不斷進化的關鍵。...

當一天的創業家,當一輩子的企業家。 阿金的創業大課提到: 「未來,越來越少人會只是「員工」,而越來越多人會成為「創辦人」。」 不論你是否創業,只要你用創業家的思維做事,你都將持續成長。 創業,本質上就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與結果。 而我也持續思考我要如何將傳產公司的營運模式改為人人創業家的分潤模式。 這週的電子報,我想跟你分享這堂創業大課對我的三大收穫,幫助你用創業家的思維突破現狀 : 一、品牌:先有爆品,才能傳遞品牌價值 品牌,不是你說了算,而是用戶在乎什麼。 我買的不是一個包,是「高級生活」 我買的不是一雙鞋,是「成為偉大的運動員」 我買的不是一杯咖啡,是「松弛感」 我買的不是一條瑜伽褲,是「精緻」 品牌 = 名稱 + 賽道 + 品類 + 爆款 人們談論一個品牌時,第一時間會先說:「這是XXX的爆款產品」,然後才提到品牌名。 介紹我們不是說「塑膠模具、塑膠射出」找緯凱, 是要做 精密模、圓形功能件產品(筆、噴頭、護唇膏)找緯凱。 思考一下當客戶推薦你的時候,他講的是否是特定「爆品」或「賽道」 「品牌稱王好,品類稱王好上加好」...